慢走丝加工的工作原理
2024年05月12日
慢走丝加工,也称为低速走丝加工,是一种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(通常称为电极丝,以铜丝为主)作为电极,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,从而蚀除金属、切割成工件的一种数控加工技术。以下是对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,并尝试通过文字描述配以简单的图示说明。
工作原理:
电极丝与工件间的间隙:在慢走丝加工过程中,电极丝与工件之间保持一个微小的间隙,这个间隙通常被称为放电间隙。当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的范围(例如8~10μm)时,可以产生火花放电。
脉冲火花放电:当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距离足够近,且满足放电条件时,会产生脉冲火花放电。这种放电会产生高温(可达6000度以上),使得工件材料在局部被迅速加热、熔化和气化,从而实现金属的蚀除。
连续供丝与加工:慢走丝加工机床通过连续供应电极丝,并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移动电极丝,使得电极丝能够持续对工件进行放电加工。同时,机床的控制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加工路径和参数,精确控制电极丝的运动轨迹和放电条件,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。
图示说明:
假设图中有一个垂直的工件(用矩形表示)和一个水平的电极丝(用细线表示)。
电极丝从上方垂下,与工件之间保持一个微小的间隙(放电间隙)。
当机床启动后,电极丝开始以恒定的速度向下移动(或工件向上移动),同时机床控制系统向电极丝和工件之间施加脉冲电压。
当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放电间隙时,会产生火花放电,将工件材料蚀除。
随着电极丝的持续移动和放电加工的进行,工件逐渐被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。
在实际应用中,慢走丝加工机床会配备复杂的控制系统和精密的机械结构,以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度。